備份生命的種子?
“儲存干細胞,,備份生命的種子”;“潮爸潮媽,變廢為寶”;“一人儲存,全家受益”……昨日,,一踏進武漢大學人民醫(yī)院產(chǎn)科,懷胎8月的35歲李女士,,便被這些絢麗的宣傳語惹得眼花繚亂,。
因是高齡產(chǎn)婦,,李女士對腹中胎兒的健康惴惴不安。聯(lián)想到諸多關于白血病兒童的報道,,眼下這個通過保存臍帶血,、胎盤組織來“備份生命種子”的方式,讓李女士怦然心動,。但,,儲存機構動輒1.5萬元至1.7萬元的檢測和保管費,對于工薪家庭來說,,并非小數(shù)目,,李女士陷入迷茫。
氣相液氮罐
記者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,臍帶血儲存,,方興未艾。
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,、武漢大學人民醫(yī)院,、瑪利亞婦產(chǎn)醫(yī)院等,都有護士宣稱可采集和儲存臍帶血,,而且大多委托于“湖北省干細胞庫”開展這項業(yè)務,。
所謂“臍帶血”,是胎兒娩出,、臍帶結(jié)扎并離斷后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,。過去,它們通常會被當廢物扔到垃圾桶內(nèi),。但是,,近30年來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(tǒng)的造血干細胞,,而重新被認識,。
在宣傳單上,記者看到,,臍帶血干細胞“神通廣大”——既可以用于治療“遺傳性及先天性疾病,,如骨髓衰竭、血紅蛋白病,、重癥免疫缺陷,、代謝性疾病”,又可治療“獲得性疾病,,如惡性疾病,,急性白血病、慢性白血病,、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,、惡性淋巴瘤及其他某些惡性腫瘤;非惡性疾病,,如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等”。
臍血干細胞逐漸進入視野
臍帶血是造血干細胞的三大來源之一,,另外兩種分別為骨髓血和外周血,。其存放要求非常嚴苛,須在寶寶分娩后的幾分鐘內(nèi)采集,,并迅速放入-196℃的液氮罐內(nèi),,可“定存”20年,。
2011年9月,,湖北省首個臍血干細胞庫在光谷生物城建立,一期投資5000萬元,,庫容為100萬份干細胞,。
氣相液氮罐
武漢市血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如果罹患血液病和免疫系統(tǒng)疾病,,其傳統(tǒng)治療方式為化療,、造血干細胞移植。若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,,親緣間配型成功率為25%,,非親緣間配型成功率為萬分之一。
據(jù)悉,,全國有400萬至500萬白血病患者都在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等有效治療,。在每年新增4萬至5萬白血病患者中,40%是兒童,,且以2至7歲兒童居多,,他們絕大多數(shù)都在苦尋配型合適的造血干細胞。
臍帶血不同于骨髓血,,由于采集方便,、對被采集者無傷害,已逐漸被醫(yī)學界所重視,。
專家意見:并非包治百病,,須量力而行
“理論上講,臍帶血雖可救治一些血液和免疫方面的重大疾病,,但不是萬能的?,F(xiàn)實來說,自體臍帶血移植有諸多限制,,也絕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,,家長應根據(jù)經(jīng)濟條件量力而行。”同濟醫(yī)院血液內(nèi)科主任,、中華醫(yī)學會血液分會委員周劍峰教授說,。
據(jù)悉,,自體儲存、移植臍帶血的有效性一直存有爭議,,從全國范圍看,,“自己救自己”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見。
協(xié)和醫(yī)院兒科主任,、中華醫(yī)學會兒科血液學組委員金潤銘教授表示,,臍血自體移植治療疾病是有前提的,對于遺傳性疾病,,如患地中海貧血癥,、血友病等先天性血液病,以及某些具有遺傳性因素的后天性白血病等,,儲存的臍帶血很可能就帶有致病的遺傳因子,,使用自體臍血干細胞來救治毫無意義。現(xiàn)在,,臍帶血應用臨床更多是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,。
此外,臍帶血嚴苛的保存環(huán)境決定了并不是所有臍帶血都能滿足臨床之需,,采集量不足,、臍血中干細胞數(shù)量不夠、保存期間被污染等,,都會影響使用效果,。
周劍鋒坦陳,過分夸大和完全否定自體保存臍血的作用都是不科學的,,應該客觀,、冷靜地對待。近年來,,部分商業(yè)機構用“包治百病”等言辭,,夸大了療效。
氣相液氮罐
據(jù)了解,,目前,,一些機構還勾畫了臍帶血干細胞的種種“藍圖”,將之譽為“器官克隆的種子”,、“攻克癌癥的武器”等,。不少醫(yī)學專家直言,這一切尚在研究階段,,離“真正實現(xiàn)”還很遙遠,。